{SiteName}
公司环境
网站资质
媒体报道
发展历程
网站点评
网站相关

疫后时代,还活着的企业要明白这几件事新

来源:地气财经

王辰院士很早就指出,新冠病毒可能转变为与人类长期共存。危机如病毒,也是长期和企业共存的。

所以换个角度,猝不及防的疫情,给企业生存带来的危机,其实只是一次极限考验。随后需要面对的消费复苏大潮,经济趋势变化,充满机遇,但同样步步惊心。

如何度过这个变化多端的“疫后时代”?

我们联合蓝莓会,与一点资讯、清博大数据、央视市场研究(CTR)、南方日报南方+APP、商界传媒、黑马大学等30家媒体、机构共同发起《责任与挑战,企业抗疫七日谈》。

第七谈中邀请了创业企业代表士力清董事长、蓝莓会创始人、暨南大学创业导师陈特军前来分享,前京东商场消费事业部市场总经理、资深媒体人闫跃龙担任本期主持人,共同探讨消费趋势、品牌传播和营销趋势的变化。

以下为分享实录。

企业:迎难而“上”,健康地活着

01

闫跃龙:在这场疫情中,初创企业、新品牌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应该如何应对?

陈特军:首先是销售问题,因为疫情影响很多企业都无法正常营业、销售受阻;

其次是成本问题,因为没有营业,收入没有了,但是租赁费、工资等成本依然在发生,这是很恐怖的,当然在社保方面,各地政府也有出台一些政策,但仍然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第三是现金流问题,初创企业的现金流一般都比较紧张,可能只有1-2个月的资金储备,但按照钟南山院士的说法,疫情可能要到四、五月份才能结束,疫情结束后还有一、两个月的恢复期,整个周期可能要半年左右,企业的销售还没指望,但成本要输出,很多企业可能等不到抗疫结束的那一天就面临倒闭;

第四是供应链的问题,有些企业线上生意做得比较好,但它又面临新的问题就是产品生产不出来,因为很多地方复工不足,即便是工厂开工了订单也是积压的,要对订单进行排产;另外物流也是问题,即使生产,物流能送达,但成本上升是一定的。

针对这些苦难,我们怎么办?只能从不可能中实现可能,在困难的时候迎难而上,积极应对,所以在应对上我有四点建议:

第一是尽快恢复营业,恢复到正常状态而不是说简单维持,举个例子在抗疫期间百果园很值得我们学习,它在全国有家门店,多名员工,连续多年春节是不打烊的,那在这次疫情里面,他们就始终保持正常营业供应生鲜水果,而且员工在防疫方面也是做得非常到位。在多名员工中,没有因为正常营业感染的,所以对于企业来讲,只要能够咬紧牙关、克服困难,那一定是可以实现的。因为不营业就没收入,与其等别人救,不如先自救;

第二是加快线下到线上布局,恢复营业之后,没人买怎么办?那企业主要想办法,线下的生意线上补,如果你是做门店的,你一定要上线O2O,而且要学会运营O2O,我深圳一个朋友在视频号发了个内容,说深圳有家蛋糕房最高峰一天将近有个线上订单,我广州有个朋友是做点心,外卖一天也有多单。所以把门店上线到美团、饿了么、小程序等O2O渠道是一种方法。如果不是做门店的,是做商品的、卖化妆品的、卖服装的,那这种就是加强电商的布局,比如传统电商、社交电商、社群拼购,所以线下的亏损要通过线上补回来。

第三是开源节流,开源是指在环境发生了变化,大家的健康意识、卫生意识都提升的当下,品牌要思考有没有适合新形势下的新产品、新业务、产品能不能升级;节流指的是在我们艰难的情况下,要面对现实,尽可能地控制成本,从上到下地控制成本,对于一些不要的支出如招待费、租赁费、办公费等要尽可能节省,因为只有企业存活了,才能保障员工的收入、生活。

第四是观念上的,越是艰难越是要迎难而上,我们改变不了市场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路和行动。

02

闫跃龙:你认为在疫情中,中小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陈特军:我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活下去,健康地活下去,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责任。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活着,保证员工就业,就是承担了社会责任。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末,中小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97.6%,如果有大批中小企业倒闭,员工会失业,那整个购买力、消费水平就会下降,这会直接影响个人生存与生活问题及社会稳定;所以中小企业在保证企业生存的情况下,再去承担譬如捐赠防疫产品、做志愿者等等的社会责任;

对于大企业来说,是应该更加有担当,企业的成就来源于社会,企业要对社会尽到责任,要懂得回报社会,像《责任与挑战,企业抗疫七日谈》里的百果园、汤臣倍健、立白、洽洽、尚品宅配、平安好医生等。

03

闫跃龙:疫情和移动互联网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哪些新的消费趋势?

陈特军:在移动互联网和疫情的双重夹击下,我个人总结了六个消费趋势变化:

首先第一个是宅家经济,以前是90后、95后一到周末就宅在家里不愿意出门,那现在疫情之下,所有人都必须待在家里,14天可以形成一个习惯,那现在因为居家防疫最少的也有一个月,多的话差不多两个月了,所以宅家经济很明显会成为一种趋势,在宅家经济下还延伸了产品、服务、文娱、健康、宠物等需求。

第二是懒人经济,这要求我们企业和品牌要做到三点:开发更多便捷的产品、让消费者更加省心省力、能便捷到家。

第三是娱乐经济,在疫情期间我们在抖音等平台看到很多自娱自乐、悦人悦己的段子,未来是全民娱乐的时代,所以企业在做产品和服务时,要为消费者提供开心、快乐的体验。

第四是健康经济,每一次这类疫情的来临,健康产业都是大的提升,因为消费者的健康观念被倒逼着提升;运动类、保养类、卫生类、营养类会是很重要的趋势。

第五是它经济,它指的是宠物,现在宠物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了,宠物已经正式成为家庭成员。以前中产阶级是有车有房,现在的中产阶级标准是有钱还有闲,有猫狗双全,医院、宠物用品、宠物食品、宠物营养品未来都是发展趋势。

第六是颜经济,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这样重视颜值,不管是网红、明星、KOC、KOL来讲,对于颜值的要求都非常地高,所以有两句话“颜值即正义”、“颜值是第一生产力”。那颜值包括什么呢?首先是爱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看到美的东西我们会忍不住去看;其次是让自己变美,所以医美、微整、化妆品大行其道;最后是所用的产品越来越美,比如蔻斯汀品牌在洗发水和沐浴露里面放了鲜花,这在功能层面来讲可能更香点,对实际清洁效果影响不大,但这能让我们使用的人心情愉悦,享受浪漫花瓣浴。

04

闫跃龙:在后疫情时代企业的营销渠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陈特军:首先第一个变化是在线化,在我们抗疫的这一个半月时间里,除了药店、母婴店、百果园水果店外,大部分门店都是关门的,那生意只能在线上做;

第二个是社交化,因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qiancaoc.com/wzxg/13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