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是药品经营场所,医院的治疗环境,存在卫生条件不过硬,医生技术良莠不齐,缺乏急救设备和快速应急反应、药械消毒措施不完备、不达标等问题,因此在给患者治疗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传染病传播等医疗隐患,还会因为诊疗水平不高导致误诊,引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甚至酿出生命惨剧。
药店“坐堂行医”最大的隐患在于:
药店不是医疗机构,对其行医行为不承担民事责任。而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非医疗机构出现的医疗纠纷,不能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为杜绝“坐堂行医”行为,保障群众的就医安全,日前,淮阴区开展“蓝盾一号”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将“坐堂行医”列入专项整治范畴,组织全体卫生监督员分成4个小组对我区药店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活动过程当中取缔一起药店“坐堂行医”。淮阴政法
取缔经过
:在乡镇街道的较为偏僻的角落的某药店
:内墙上的各项制度很是齐全,药店内外也很整洁,柜台里摆卖的药品也井然有序,丝毫看不出有非法行医迹象。只是店主林某露出一丝慌张的神情,眼睛不住的向外张望。
:淮阴区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立即兵分成二路,一路在药店稳住店主,一路走进药店隔壁的民房:一张陈旧的桌子上摆放着听诊器、血压计以及碘酒、酒精等医疗物品,桌子旁的垃圾桶里,扔有少许的输液瓶、输液管和针头,有2名患者正在输液。
事实真相当事人林某本是本村的乡村医生,就在当地的村卫生室上班。他以药店为恍子,利用上下班时间继续为老百姓“服务”。
执法人员当场对其进行了普法教育,告之其擅自执业的危害,林某表示以后绝对服从管理,不会再擅自执业。执法人员当场没收了其行医使用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并将对林某予以行政处罚。
微普法:请注意: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而从事诊疗行为的,都属于非法行医。
针对一些药店变换方式从事“坐堂行医”行为,卫生监督所负责人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进一步加强对药店坐堂行医这一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以确保人民群众就医的安全有效。
本期编辑:章波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心声
我们期待与您的交流
淮阴区卫计委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