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政策
胰岛素国采方案征求意见稿流出
8月18日,一份关于征求《国家组织胰岛素集中带量采购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从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流出。方案制定的规则借鉴冠状支架和武汉胰岛素集采经验,按照厂牌+通用名的方式报量,通过竞价分组差额中选。
方案规定,同一企业同通用名不同商品名的产品视为1个竞价单元,报价相同。同一企业不同预混比例的产品也视为1个竞价单元,应报价相同。同代际预混胰岛素不同预混比例同组竞争。
关于企业分类规则,本次方案先将中选企业进行了分类。报价高低依次将每个分组的中选企业按分为A、B、C三类。“报价较低的一半企业为A类,末位中选企业为C类,剩余企业为B类。同一组内、同企业不同产品报价为最后两名时,中选产品均归为C类企业”。
基础量部分,“第1名中选企业按医疗机构对其报量的%带量,其他A类中选企业按报量的80%带量,B类中选企业按报量的80%带量,C类中选企业按报量的50%带量。”
也就是说,报价最低的中选企业可以拿到基础报量的全量,而报价最高的C类将丢掉一半的基础量,对其他A类企业和B类企业最大的差别体现在增量部分。
三医政策
湖北领衔,多个10亿中成药品种被纳入省际联盟集采清单
8月16日,华招医药网流出一份《湖北省医疗保障局关于邀请参加中成药省级跨区域联盟集中带量采购的函》,文号为鄂医保函号。文件显示,为进一步扩大集采规模,发挥药品集采量价挂钩、以量换价之优势,诚邀贵省市共同参与组成省级跨区域联盟开展中成药集采工作,截止时间为8月20日18点。
本次公布的品种目录包括17产品组、74个通用名产品,其中口服制剂最多达11个产品组,另包括6个注射剂产品组,或涉及百余家企业。产品的分组采购方式参照了此前福建第二轮集采中对生物制品的分组采购方式。但有中药产品专家认为,这样不区分工艺和剂型的分类,对于中药品种来说不太合理。
74个通用名产品中不乏超大销量的单品,譬如血栓通、血塞通,一直以来都是心脑血管疾病领域中最畅销的药物。米内网数据显示,年血赛通和血栓通销售额分别为66.83亿元和65.3亿元,销售额远超其他药品。通过药品查询,有15个厂家在生产血塞通注射液,不乏珍宝岛、云南白药、康缘药业等知名企业。
整治购销违法违规,安徽省检验试剂专项集采来了
8月19日,安徽省正式发布检验试剂集中带量采购公告。
安徽的此次检验试剂集采的推出“动机”或者“缘由”不是来自医保部门,而是来自“省纪委监委”。文件明确提出,“根据省纪委监委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公立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试剂管理,整治购销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净化流通环境和行业生态,引导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文件显示,此次专项采购共有6大类产品,主要有临床血液体液、临床化学、临床免疫和血清学、临床微生物、临床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生殖医学。
本次集中带量采购周期为2年,自谈判议价结果实际执行日起计算。公立医疗机构以谈判成功产品省药采平台上年度采购量的80%作为协议采购量。
此外,根据此前流传的7月14日安徽省药采中心检验试剂专项集采会议记录显示,安徽省医保局即将出台医保信用评价等级,包含药品、耗材、检验试剂集中采购方面的内容,未来将接入安徽省信用平台。
《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目录》调整最新动态流出
近日,网传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近期给各省卫生健康医政医管处下发了《关于征求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调整工作规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根据业界流传的文件,本次调整纳入目录管理的药品应当是临床使用不合理问题较多、使用金额明显偏高、对用药合理性影响较大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重点包括辅助用药、抗肿瘤药物、抗菌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肠外营养药物等。
此外,文件还显示,目录更新调整的时间原则上不短于2年,纳入目录管理的药品品种一般为30个。而此前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共纳入20个品种。
药品监管
CDE就多项技术指导原则公开征求意见
8月17日、18日两天,CDE连发9份指导原则征求意见通知,分别为《人源性干细胞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胰岛素类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抗肿瘤药物说明书不良反应数据汇总指导原则》等公开征求意见。
其他要闻
《医师法》表决通过,年3月1日起施行
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以下简称“医师法”),医师法将于年3月1日起施行。
《医师法》开篇便明确保障医师合法权益,将社会层面对医师的尊重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充分体现国家对医师权益的重视和保护。“伤医”“闹医”等事件频发,备受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