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公司环境
网站资质
媒体报道
发展历程
网站点评
网站相关

思来念往江南韵

思来念往江南韵

——原文标题《恋红爱越二十年》(二)

作者:家肥屋润

编者说:“美丽越剧   电视中播放《五女拜寿》的电影时,我特地留心欣赏。很快,《五女拜寿》的精彩情节就把我深深吸引,小百花越剧团靓丽姑娘们的精彩表演让我全心投入到剧情当中,时而替三春抱屈,时而为翠云感动,时而愤恨二桃的无情。我那时并不清楚这些演员的名字,不像现在一样对她们个个如数家珍。

  第一遍看,我一直不知道谁是茅威涛。直到影片接近尾声,茅威涛饰演的邹士龙第一次出现,在雪地救了翠云,扶她到茅屋休息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她就是茅威涛,只是为剧中书生邹士龙的男女授受不亲的紧张表现会心微笑。“奉汤”一节,当邹士龙起板唱出“姑娘啊……”这三个字时,我对茅威涛二十年的迷恋就此深深奠定。

茅威涛在《五女拜寿》只是个配角,前后出场不过十几分钟,演唱的也就是“奉汤”一段唱。但就是这韵味十足的一段唱,短短的十几分钟的出场,牢牢地抓住了我的心,让我从此开始了对茅威涛、对小百花越剧团的   初中毕业后,原先可以在一起谈戏论文的同学们各奔东西,上了不同的学校。和新的同学们在一起,知道了我原先很少   那几年电视转播的越剧也开始多了起来。年越剧电视大奖赛,何英以一曲《菱花镜》获得旦角第一名,小生组的第一名则被参赛的唯一一个男小生赵志刚获得。茅威涛那年并未参赛,这让我十分遗憾。茅威涛和赵志刚都是尹派小生,因为对茅威涛的深度喜爱,曾让我对赵志刚十分抵触,认为好好的女子越剧,他一个男人混迹其中有什么意思。也正因为如此,尽管当年赵志刚的一曲《浪荡子》“叹钟点”唱得十分精彩成功,我仍然固执地认为赵志刚能够夺得冠军是因为他是当年唯一一个男小生的缘故,而且在茅茅没有参赛的情况下获得,含金量不够。否则,茅茅一出,谁与争锋!

  我曾经喜茅厌赵了许多年,直到前几天,中央台戏曲频道采访赵志刚,采访主题叫《王子四十》,我坐在电视机前一直静静地观看到结束。在这部专访中看到了赵志刚对越剧的种种坚持,听到了他和尹桂芳老师的师徒深情,了解了他编排新戏的艰难。当专访结束后,我惊觉到自己的变化,对于赵志刚,我没有了当初的偏见,反而能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他。回想当初,我心中的茅赵之分就象香港纷争一时的谭张歌迷之争一样。其实,两个人都是当世奇才,一时翘楚,这二十年来在女子越剧和男女合演的越剧上各自努力着。我又何必对他们强分彼此论高下呢!

年越剧大奖赛

越剧电视剧《沙漠王子》

赵志刚与尹先生

越剧《赵氏孤儿》

天坛BEIJING,CHINA?

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进京献演三出大戏《陆游与唐琬》、《西厢记》还有《红丝错》。那年我刚刚上班,每月工资一百二十元。上学时曾经和同学戏言,等上班挣了钱,全部用来买自己喜欢的书和磁带。可真挣了钱才发现,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远远不是我们想得那么简单。

《陆游与唐琬》

《西厢记》

《红丝错》

  权衡再三,买了一张《陆游与唐琬》的最便宜的票:六块钱,位置在首都剧场二楼最后一排。现在我还能回想起那晚去看戏时的兴奋心情,那是我第一次看越剧的现场演出,第一次直面我喜爱的茅威涛啊!

  当时我在东单上班,离首都剧场非常近,但我还是五点一下班就早早就赶到剧场门口,生怕去晚耽误了。结果到得太早了,剧场还没开门,我只好一直在门外徘徊等候。

  看了这场《陆游与唐琬》后,我对越剧,对茅茅的喜爱可以说整个提升了一个高度,现场演出的震撼度、投入感,比起在家看电视,简直不能同日而语,只有在现场,才能感受到那般摄人心魄的力量。当“浪迹天涯三长载”的声音响起,当“错错错、莫莫莫”的余音回绕,当陆游拔剑刺向天空的形象定格,这一切,都让我激动不已。舞台上的茅威涛光彩照人、神采飘逸,化身陆游,演绎着大诗人陆游的悲欢离合。台下的我为陆游,为茅威涛饰演的陆游深深折服、倾倒。

《西厢记》当时没有看,一是那时财力有限,二是因为这个故事太熟了,总觉得不会有什么新意,比起张生,我还是更喜欢陆游。后来看了电视转播,看到了茅茅饰演的与陆游完全不同的那个张生形象,不禁感叹茅茅功力的深厚。两个古代书生,一个是胸怀大志,有诗才、有抱负的铮铮傲骨奇男子,另一个则是痴情得有些疯呆的落魄书生,茅威涛把这两个人物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张生微微含胸低腰的落魄形象,让我一下认可了这就是普救寺中的张生的形象,而且立刻把他和陆游区别开来,一丝混淆也没有了。多年后茅威涛的徒弟,有着“小茅威涛”之称的蔡浙飞进京在民族宫剧院上演《西厢记》,我去现场观看了全本演出,终于弥补了一些年错过的遗憾。

绍兴水乡SHAOXING,CHINA?

年是让我过足戏瘾的一年,这一年中,九月底,浙江小百花进京,上演茅威涛的新戏《孔乙己》;十二月,上海越剧院进京演出《红楼梦》。一年中,能看到这两出大戏,真是让我欣喜若狂。

  那一年,我的工资已经涨到将近两千块,虽然因为家中母亲患病,我每月要交家里一千块钱帮助家中支付母亲透析的费用,但是剩下的一千块钱花起来感觉还算宽裕,觉得这回可以买到好些位置的票了。兴冲冲去买《孔乙己》的票却发现最低票价涨了二十倍,工资收入的涨幅却仍然赶不上物价的涨幅。无奈仍然买了最便宜的票,位置是新长安戏院的二楼最后一排。不过这回做的准备比较充分,特地借了高倍望远镜,可以清晰地看到茅茅的特写。

  茅威涛的《孔乙己》颇受争议,茅茅为此戏剃光头的行为也曾为人诟病,认为有炒作之嫌。当演出开始之前,我的心中也是颇为忐忑不安的,不知道自己能否接受茅茅的新形象。

  随着茅威涛声音的响起:

九州洪波禹溪收,

越王投醪酬貔貅,

醉后闲题桥头扇,

梦醒莫忘沈园柳。

梅子黄时雨,

春草池上楼,

浣纱石枕流,

青藤墨迹幽。

风流才,经纶手,

唐诗豪,宋诗秀,

慷慨悲歌冲牛斗,

文章巨眼偏浙右。

壮矣哉!美乎哉!

云蒸霞蔚,错彩镂金,

刻在我心头!

尽化为,

百丈龙湫千年愁,

泻入鉴湖酿成酒。

◆◆

越剧《孔乙己·序曲》茅威涛

◆◆?

我的思绪立刻被带到了浙江,带到了绍兴。发生过大禹治水、吴越争霸的浙江;生养过美女西施、书圣王羲之、大诗人陆游、多才多艺的画家徐渭的绍兴,那是何等的幽微灵秀地啊!用人杰地灵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古代的名人汗牛充栋,不可胜数,即使是在近现代,秋瑾、还有这部《孔乙己》的原作者鲁迅,不都是从绍兴走出来的嘛!

  我的思绪还在纷乱地停留在对绍兴的那些记忆当中时,大幕拉开,清末的绍兴面貌随着演员们的出场表演呈现了出来。当茅威涛吟唱着“非也!尔小生,欠知理,唤吾名,错两字……”缓缓登台的时候,我已经完全沉浸在这出戏里面了。戏中茅威涛当场挥毫书写匾额,让我对她更多了一分崇敬之情。

这出《孔乙己》是把鲁迅的《孔乙己》和《药》揉在一起改编而成,并将《药》中鲁迅为纪念秋瑾而撰写的人物夏瑜还原为女性。这出戏中的孔乙己,的确和我们平日在课本中读到的、老师讲解的、电视剧中演出的不大一样。

  戏中的孔乙己有极深的末世之感,如果一定要照上学时老师的要求给本戏做个中心思想的总结的话,我的理解是这也许是作者借古喻今的一种比拟,越剧这样的传统文化,在信息高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是否也有如孔乙己一般身处末世之忧呢?但是只要有热爱越剧的一干人等存在,越剧就永远不会有途穷那一日。

  唉,十几年的教育下来,思想总是受到些束缚,觉得什么都有些微言大义。其实,对于一件事情喜欢就是喜欢,不需要理由。就像我喜欢越剧、喜欢茅威涛、喜欢《红楼梦》一样。就是喜欢了,没有理由,无需理由!我就是喜欢茅威涛塑造的各种角色。

  因为看茅茅的现场演出实在有限,而《陆游与唐琬》又是我看的第一出越剧现场大戏,所以,至今我最喜欢的茅茅的角色是陆游。茅威涛的另一出新戏《寒情》,我无缘得看现场演出,只在电视中看过转播。荆轲这个人物本身就是我深爱的,那种仗剑远游、四海飘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游侠情结,也一直是我心中一个遥远的梦想。这个梦想的具化由茅威涛的演出得以体现出来,让我得以重圆了这个梦境。

(未完待续)

一梦二十年(家肥屋润)老爸老妈第一次看越剧电影《红楼梦》(江南雨)翻开记忆,那些年看了又看的戏——越剧《金殿拒婚》(越儿)缘,妙不可言(战战)原创图文,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当年的“美丽越剧”,

力主做一个开放的艺术空间,

乐于分享一切美好的事物。

无论你是“美丽越剧”的老朋友还是新朋友,

都欢迎和我们联系,

把你的爱戏故事、看戏经历、珍贵图片

观感剧评、有趣游记发送给我们

不限剧种,不限内容

与广大的朋友们共享。

接收邮箱:meiyueyezi

sina.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qiancaoc.com/gshj/10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