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患者的热切期盼之中,种药品通过谈判纳入了最新版国家药品目录。然而,从3月1日目录正式实施的这一个多月里,全国多地患者反映,医院里开不到,这项惠民政策落地在“最后一公里”出现了阻碍。这不是一个新问题,自从年我国启动药品谈判以来,谈判药“进得了医保,医院”的情况就一直存在。
国家医保药品谈判和集中带量采购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在医药改革上推行的两大举措,与带量采购在医院使用量不同,药品经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之后,并不医院的药房。
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赵彬表示,医院目录,业内称之为药品遴选,是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重点工作。医院目录,需要经过临床医生评估药品的风险和收益,医院定期召开新入院药品遴选会等五个步骤。赵彬认为,医院目录首先要满足临床的治疗需求,尤其会对疾病治疗的不可替代性、安全性、与现有药品比较等方面进行重点考量,而药品的降价等经济因素则不会成为药品进院遴选的主导方向。
从医保部门对年谈判药品中的西药在医院医院的配备所做的调研来看,年1月政策执行后,大部分谈判药品的配备在纳入医保报销后的第一季度出现大幅增长,并呈稳定增长趋势,在第三、四季度趋于稳定。其中,通过谈判新增准入的抗肿瘤药的配备会高于其他种类药品,医院配备情况较好。从中可以发现的规律有三条,一是药品通过谈判进入医保后,医院配备率一般会有显著提高;医院配备率的提升有一个过程,并逐渐趋于稳定;三是药品医院的配备情况。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副研究员曹庄曹庄表示,药品在医疗机构的配备受其自身价值、医疗行为选择、市场供求关系等主要因素的影响,要保证所有谈判药品短期内有很高的配备率或最终全部配备并不现实。
从医疗机构来说,在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政策后,药品配备、储存、医院的成本,药品对医疗机构从盈利因素变为成本因素,这严重影响了医疗机构配备药品的意愿。同时,医院药品管理规定还要求,医院,配备药品的品规数不得超过种(其中西药种、中成药种)。“所以医院,如要新增药品,需同时调出相应数量的药品,难度和阻力较大。同时,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核程序的设定也对药品能否进院和进院过程时间长短有重要影响。”曹庄说。
赵彬认为,年国家医保目录中药品总数共2种,而医院的药品品种数通常不超过种,医院会依据其功能定位、临床科室需求筛选所需要的药品。因此,医院的药品目录也存在较大差异,医院都能够配备所有谈判药品。
北京大学药学系主任史录文表示,谈判药品落地的原因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医院看不了这种病,也就不需要配这种病的药,医院某些专科比较强,配备的这类药品就会比较多。
医院还普遍存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开会频率过低的情况。据了解,目前,医院一般一年一次或是半年一次,而谈判药品有效期只有两年,这就导致现实中常常出现有些医院,就过了谈判协议期。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认为,医院没有动力打开“大门”是创新药落地难以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原因。现在中国医药创新的态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药监部门、医保部门都在改,医院的改革还远远不够。(《老年文摘》第期)
《老年文摘》订阅方式:1.邮局订阅:去往离您家最近的邮局订阅。2.网站订阅:在网上搜索到中国邮政网上营业厅,登录(初次用户需要先注册)后,搜索到“老年文摘”后按照提示步骤填写订阅日期和份数,详细填写收报人姓名、电话、所在地区、地址信息后,确认订单、付款即可完成订阅。需开发票的用户请点选“需要发票”,按界面提示填写(开票单位或个人姓名)后,点击“确认发票信息”即可(发票需订户持有效证件及订单查询号到邮政联网网点打印)。3.